近日,线上线下电子烟销售市场出现大量以“奶茶杯”、“可乐罐”、“星球杯”等为包装的“三无”电子烟产品,流入年轻群体甚至未成年人群中。
被国家明令禁止的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调味电子烟
再次“换皮”重生了
去年8月,某校大学生小美就因好奇心驱使,经朋友介绍网购了打着“无毒无害”、“不易上瘾”、“包装靓丽”等旗号的“调味电子烟”,在大量吸食后感到身体不适,后拨打120求救。经检测,其尿液中含有合成大麻素成分,但小美始终否认曾吸食过毒品。
经警方鉴定,其吸食的“电子烟”被掺入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。小美也称吸完就感觉这种电子烟特别提神,比普通香烟抽着有劲,所以就多买了几包,没曾想里面竟然有毒品成分。
不法分子为谋取巨额非法利益,将一些“三无电子烟”通过乔装打扮、改名换姓等方式摇身变为新型毒品“上头电子烟”,使其作为制毒贩毒工具,这类电子烟甚至比传统毒品大麻更具有成瘾性和迷惑性。
揭开“上头电子烟”神秘面纱
“上头电子烟”不是电子烟,普通电子烟的主要成分是水、丙二醇、甘油、尼古丁和调味剂等较为常见的食品或者药品添加物。而“上头电子烟”却被不法分子掺入了合成大麻素类或四氢大麻酚等新精神活性物质,合成大麻素类物质一般被喷涂在植物碎末表面,制成植物熏香用于吸食,而且往往多种合成大麻素混合使用,多被以“小树枝”“电子烟油”“娜塔莎”“头发”等名称贩卖。五花八门的名字和形态,使得很多人难以意识到它们其实是新型毒品。
官方出手整治“上头电子烟”
2021年7月1日,我国对合成大麻素类物质进行整类列管,成为全球第一个对其实行整类列管的国家。
近年来,上海公安禁毒部门聚焦毒情趋势变化,始终保持对涉毒违法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,已侦破百余起含有合成大麻素成分的新型电子烟案件,抓获吸贩毒人员近千人,基本遏制此类犯罪在本市的蔓延滋生势头,但仍有不法分子不断翻新毒品伪装手法,试图逃避公安机关打击。
警方提示
洁身自好莫沾毒
害人害己毁终生
新型毒品不是潮流,要主动远离所谓的“上头电子烟”、“三无电子烟”,切勿因一时好奇而吸食。如发现售卖、吸食“上头电子烟”等违法犯罪行为,请立即拨打110举报!
原标题:《【除隐患 铸平安】“三无电子烟”变装“奶茶杯”,要小心!》